2020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
时间:2020年08月25日 点击次数:48310
上半年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,我县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,上半年经济先降后升,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,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,经济运行稳步复苏。
一、经济运行稳步复苏
初步核算,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108.57亿元,居全市第3位;同比增长0.1%,居全市第7位,较一季度前进1个位次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2.69亿元,同比下降2.5%。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.78亿元,同比增长3.8%,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.11亿元,同比下降1.9%。
(一)农业生产形势向好,夏粮喜获丰收
夏粮喜获丰收。上半年,全县粮食产量49.72万吨,同比增长3.3%;其中,亩产量492.76公斤,增长0.5%。畜牧业产量稳步恢复。上半年,全县生猪、牛、羊和家禽出栏量分别为24.16万头、0.85万头、9.02万只和481.8万只,产量依次达到1.86万吨、0.11万吨、0.09万吨和0.58万吨;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1.81万吨和0.61万吨。
(二)工业生产恢复较快,高技术拉动作用明显
上半年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.9%,较一季度提升0.7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6位。分经济类型看,集体控股企业下降13.6%,股份制企业增长4.7%,私人控股企业增长5.2%。分企业类型看,中型企业增长46.2%,小型企业下降3%,微型企业增长17.5%。分产业类型看,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.1%,高于全县平均水平6.2个百分点,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2个百分点;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0.2%,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.1个百分点。
(三)市场销售持续好转,网上零售保持活跃
上半年,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.18亿元,同比下降9.4%,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.6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.6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1位;其中,6月当月增长0.8%,当月增速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,销售市场保持向好态势。限额以上零售额2.81亿元,增长8.4%,增幅较一季度提高9.8个百分点。基本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增长较快,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、日用品类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.6%、25.5%。
(四)投资平稳回升,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速全市第七
上半年,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2%,较一季度提升7.1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.4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9位。分产业看,上半年,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.2%,较一季度提升1.1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.5个百分点,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。分项目看,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9.8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.8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7位。分领域看,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1.8%,较一季度提升49.4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.8百分点。
(五)效益好转质量提升,财政较快增长,金融增长放缓
一是工业营收降幅收窄,利润总额快速增长。1-5月份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.9%,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.2个百分点;利润总额下降56.3%,较一季度提升8个百分点。二是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。上半年,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.34亿元,同比增长3.3%,增速由负转正,较一季度提升3.2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.3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7位。其中,税收收入2.77亿元,下降2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.3个百分点,居全市10位;税占比63.7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9位。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.50亿元,下降0.5%,居全市第4位。三是金融信贷增长放缓,存款余额增速全市第二。6月末,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3.56亿元,同比增长10%,较一季度下降1.6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.3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7位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9.73亿元,增长35.5%,较一季度下降2.7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.7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2位。
二、全县经济运行中的问题
(一)工业稳步增长的基础有待巩固。从行业来看,半数行业负增长。上半年,全县2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有9个行业增加值负增长,合计拉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.5个百分点。从企业来看,一是小型企业增速较低,上半年,全县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%,拉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.7个百分点;二是超半数企业负增长,上半年,全县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产值负增长的企业55家,负增长面达到58.5%。
(二)投资提速压力较大。从三次产业来看,第一、二产业投资增速全市位次靠后。上半年,全县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0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.1个百分点,居全市末位;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4.7%;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.5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11位。其中,工业投资下降24.7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8.2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11位。
(三)第三产业恢复增长难度大。一是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。1-5月份,全县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.7个百分点。其中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.0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9.1个百分点。二是商品房销售不景气状况加剧。上半年,商品房销售面积20.31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7.7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.3个百分;商品房销售额9.45亿元,同比下降20.9%。
三、推动保持持续回升的意见建议
总的来看,上半年全县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经济运行呈稳步复苏态势,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。同时也要看到,一些指标仍在下降,疫情冲击损失尚需进一步弥补。
(一)持续发力缩小停减产面,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。科工信部分应加大对停减产企业的督导力度,对停产、半停产的企业,认真分析企业停产、减产的原因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,促使其尽快恢复生产,稳定增长。对影响较大的停减产企业,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,有重点、分批次开展走访,准确把脉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,做好精准服务。
(二)聚焦短板攻破投资瓶颈,全力增加发展后劲。发改、工信、农业、住建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,对重点项目制定“一对一”“人盯人”的工作方案,紧盯用地审批、规划选址、施工许可等关键环节,确保项目早日开工,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。
(三)充分挖掘消费增长点,多措并举助推消费市场活跃。在疫情冲击仍未完全缓和的局势下,要充分提振企业信心,带动企业积极参与到政府减免税费的政策举措中,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全渠道,拓宽市场需求,创新营销手段,缓解资金运转危机。鼓励公务人员带头消费,扩大消费券、地摊经济和夜间经营、商展促销售等各类活动,刺激消费市场恢复活力,拉动服务业增长。
一、经济运行稳步复苏
初步核算,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108.57亿元,居全市第3位;同比增长0.1%,居全市第7位,较一季度前进1个位次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2.69亿元,同比下降2.5%。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.78亿元,同比增长3.8%,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.11亿元,同比下降1.9%。
(一)农业生产形势向好,夏粮喜获丰收
夏粮喜获丰收。上半年,全县粮食产量49.72万吨,同比增长3.3%;其中,亩产量492.76公斤,增长0.5%。畜牧业产量稳步恢复。上半年,全县生猪、牛、羊和家禽出栏量分别为24.16万头、0.85万头、9.02万只和481.8万只,产量依次达到1.86万吨、0.11万吨、0.09万吨和0.58万吨;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1.81万吨和0.61万吨。
(二)工业生产恢复较快,高技术拉动作用明显
上半年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.9%,较一季度提升0.7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6位。分经济类型看,集体控股企业下降13.6%,股份制企业增长4.7%,私人控股企业增长5.2%。分企业类型看,中型企业增长46.2%,小型企业下降3%,微型企业增长17.5%。分产业类型看,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.1%,高于全县平均水平6.2个百分点,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2个百分点;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0.2%,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.1个百分点。
(三)市场销售持续好转,网上零售保持活跃
上半年,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.18亿元,同比下降9.4%,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.6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.6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1位;其中,6月当月增长0.8%,当月增速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,销售市场保持向好态势。限额以上零售额2.81亿元,增长8.4%,增幅较一季度提高9.8个百分点。基本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增长较快,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、日用品类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.6%、25.5%。
(四)投资平稳回升,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速全市第七
上半年,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2%,较一季度提升7.1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.4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9位。分产业看,上半年,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.2%,较一季度提升1.1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.5个百分点,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。分项目看,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9.8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.8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7位。分领域看,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1.8%,较一季度提升49.4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.8百分点。
(五)效益好转质量提升,财政较快增长,金融增长放缓
一是工业营收降幅收窄,利润总额快速增长。1-5月份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.9%,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.2个百分点;利润总额下降56.3%,较一季度提升8个百分点。二是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。上半年,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.34亿元,同比增长3.3%,增速由负转正,较一季度提升3.2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.3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7位。其中,税收收入2.77亿元,下降2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.3个百分点,居全市10位;税占比63.7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9位。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.50亿元,下降0.5%,居全市第4位。三是金融信贷增长放缓,存款余额增速全市第二。6月末,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3.56亿元,同比增长10%,较一季度下降1.6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.3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7位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9.73亿元,增长35.5%,较一季度下降2.7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.7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2位。
二、全县经济运行中的问题
(一)工业稳步增长的基础有待巩固。从行业来看,半数行业负增长。上半年,全县2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有9个行业增加值负增长,合计拉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.5个百分点。从企业来看,一是小型企业增速较低,上半年,全县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%,拉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.7个百分点;二是超半数企业负增长,上半年,全县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产值负增长的企业55家,负增长面达到58.5%。
(二)投资提速压力较大。从三次产业来看,第一、二产业投资增速全市位次靠后。上半年,全县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0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.1个百分点,居全市末位;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4.7%;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.5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11位。其中,工业投资下降24.7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8.2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11位。
(三)第三产业恢复增长难度大。一是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。1-5月份,全县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.7个百分点。其中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.0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9.1个百分点。二是商品房销售不景气状况加剧。上半年,商品房销售面积20.31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7.7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.3个百分;商品房销售额9.45亿元,同比下降20.9%。
三、推动保持持续回升的意见建议
总的来看,上半年全县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经济运行呈稳步复苏态势,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。同时也要看到,一些指标仍在下降,疫情冲击损失尚需进一步弥补。
(一)持续发力缩小停减产面,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。科工信部分应加大对停减产企业的督导力度,对停产、半停产的企业,认真分析企业停产、减产的原因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,促使其尽快恢复生产,稳定增长。对影响较大的停减产企业,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,有重点、分批次开展走访,准确把脉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,做好精准服务。
(二)聚焦短板攻破投资瓶颈,全力增加发展后劲。发改、工信、农业、住建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,对重点项目制定“一对一”“人盯人”的工作方案,紧盯用地审批、规划选址、施工许可等关键环节,确保项目早日开工,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。
(三)充分挖掘消费增长点,多措并举助推消费市场活跃。在疫情冲击仍未完全缓和的局势下,要充分提振企业信心,带动企业积极参与到政府减免税费的政策举措中,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全渠道,拓宽市场需求,创新营销手段,缓解资金运转危机。鼓励公务人员带头消费,扩大消费券、地摊经济和夜间经营、商展促销售等各类活动,刺激消费市场恢复活力,拉动服务业增长。